在开展私人调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调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清晰地界定这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了解的信息。例如,如果是调查某个人的消费习惯,那么目的就是获取其日常消费的种类、金额、频率等信息。只有目标明确,调查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盲目行动导致的资源浪费。
确定调查目的后,接下来要确定调查对象。寻找调查对象较为集中的分类方式,比如若调查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可以以学校、专业、年级等作为分类依据。同时,根据调查目的和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常见的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设计调查问题也是重要的一环。根据调查目的和想要了解的信息来设计具体的问题,然后依据各个问题的特性,合理组合排列,编辑成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问题的设计要简洁明了,避免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表述,以确保被调查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含义。
此外,还需要设计调查执行方案,包括调查的区域、时间、人员需求、礼品需求等。明确各人员的分工,提前准备好调查所需的物料,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记录工具等。准备礼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被调查对象的抗拒感,提高他们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最后,对调查执行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务必使他们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方法、流程以及如何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要求有标准化的操作方案,并在培训现场进行演示,确保每个调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调查技巧。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私人调查方法,适用于范围较大的调查。它通过书面提问的方式,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从而收集相关信息。问卷可以是纸质形式,也可以是线上形式。
设计问卷时,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顺序。问题类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选择题可以提供固定的选项,便于统计分析;填空题可以让被调查者自由填写答案,获取更详细的信息;简答题则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和想法。问题的顺序要合理安排,一般先易后难,先一般性问题后特殊性问题,以提高被调查者的答题积极性。
在发放问卷时,要选择合适的渠道。对于纸质问卷,可以在学校、商场、社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发放,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发送给特定的调查对象。对于线上问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专业调查平台等渠道发布。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可以在问卷开头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承诺对被调查者的信息进行保密,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如抽奖、赠送小礼品等。
收集到问卷后,要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要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剔除无效问卷。然后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如 Excel、SPSS 等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被调查者的总体特征、态度和行为等情况,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访谈调查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它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进行的访谈,问题的内容和顺序都是固定的。这种访谈方式可以保证访谈的标准化和一致性,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进行结构式访谈时,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访谈提纲的问题进行提问,不得随意更改问题的内容和顺序。同时,要注意访谈的语气和态度,保持中立和客观,避免对被访谈者产生引导性影响。
非结构式访谈则没有固定的访谈提纲,调查人员可以根据访谈的进展和被访谈者的回答,灵活调整访谈的内容和方向。这种访谈方式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谈者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但非结构式访谈对调查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调查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进行访谈时,要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时间、地点。访谈对象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提供与调查目的相关的信息。访谈时间要选择在被访谈者方便的时间,访谈地点要选择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以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在访谈过程中,调查人员要认真倾听被访谈者的回答,做好记录,并及时追问一些关键问题,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实地调查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它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调查人员直接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调查某商场的客流量和顾客行为,可以在商场内设置观察点,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顾客的停留时间、购买行为等信息。直接观察法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这种方法需要调查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会受到观察环境和观察对象的影响。
间接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与调查对象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来推断调查对象的情况。例如,通过观察某地区的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和数量,来推断该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情况。间接观察法可以在不干扰调查对象的情况下获取信息,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低,需要结合其他调查方法进行验证。
在进行实地调查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调查地点的环境和特点,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同时,要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避免主观偏见和片面性。在观察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网络调查法是利用 Internet 的交互式信息沟通渠道来搜集有关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范围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网络调查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网上直接用问卷进行调查,二是通过网络来搜集统计调查中的一些二手资料。在网上直接用问卷进行调查时,可以使用专业的调查平台或自己设计问卷发布在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上。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可以在问卷开头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设置合理的问题和选项,提供一定的奖励机制。
通过网络搜集二手资料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政府网站等渠道,查找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资料。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来源和可靠性,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网络调查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被调查者的代表性可能不够全面,部分人可能对网络调查存在不信任感等。因此,在使用网络调查法时,要结合其他调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献调查法是通过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它可以为私人调查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支持,帮助调查人员更好地了解调查主题的相关情况。
文献资料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书籍、期刊、报纸、报告、论文、政府文件等。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根据调查目的和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献来源。可以使用图书馆、档案馆、网络数据库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是关键的一步。要根据文献的相关性、可靠性、时效性等因素,筛选出有用的文献。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文献调查法可以帮助调查人员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研究,同时也可以为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参考。但文献调查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文献资料可能存在过时、不准确等问题,需要调查人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
总之,私人调查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调查中,要根据调查目的、对象、资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查,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